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6篇
  免费   493篇
  国内免费   672篇
林业   1164篇
农学   336篇
基础科学   144篇
  1310篇
综合类   3054篇
农作物   280篇
水产渔业   520篇
畜牧兽医   467篇
园艺   128篇
植物保护   47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413篇
  2012年   465篇
  2011年   514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432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灌溉对华北农牧交错带无芒雀麦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河北坝上地区不同水分处理下无芒雀麦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无芒雀麦的植株高度、分蘖数、叶面积、地上和地下植物量等生物学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9月初刈割前,植株高度顺序为W3>W4>W2>W1,表明较多的灌水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叶面积大小顺序与植株高度变化规律相似,叶面积大小顺序为W4>W3>W2>W1,表明较多的灌水利于叶片的增大;对于分蘖数则相反,不同水分处理分蘖数顺序为W1>W2>W3>W4,灌水越多分蘖越少,说明整个生长季里适当的干旱可以促进分蘖;不同水分处理下地上植物量的大小次序为W2>W4>W3>W1,但无显著差异;不同水分处理根系重量的大小次序为W2>W1>W3>W4,说明适当干旱有利于无芒雀麦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2.
西北地区降水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我国西北地区降水气候特征研究状况,利用较具代表性的我国西北地区北亚热带、温带驻防的25个空军机场气象台站1970~2000年历年逐时降水资料,从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时间、降水频率等方面,以气候区划区为区域分析单位,分析了西北地区的降水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北亚热带、温带年际降水量有从东南和西北两侧向中部明显减少的分布格局。30 a间中温带干旱区东部及其以东地区的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以西则基本呈上升趋势。降水强度基本表现为上升趋势,强度呈东南大、西北小分布,且以北亚热带湿润区和南温带干旱区南疆区上升速率表现最大。降水时间呈现减少趋势,其分布特点与降水量分布基本上一致,由东南和西北两侧向中间明显减少。近30 a来降水量东降西升,降水小时数、降水频率呈下降趋势,但小时雨强和中雨以上强度降水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降水以短时、量大为特征出现的机率在增加,降水的有效利用难度在加剧,这种特征东部比西部要明显得多。青藏高原东侧降水量和降水小时数都处于下降趋势,雨强呈上升趋势,该地区干旱趋势在加剧。但在高原东北侧、北侧这种趋势表现相对要弱一些。  相似文献   
123.
中国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某些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新的电化学方法原位考察了褐土、灰钙土、棕漠土、黑土、风沙土、灌淤土、盐土、碱土、亚高山草甸土、灰褐土、水稻土和旱地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综合已有原位测定结果,地带性土壤的电位(Eh)由南向北的空间分异与其水平地带谱相应;亚高山草甸土和灰褐土的氧化还原状况随山体高度和植物群落而呈垂直分异趋势.比较了自然土壤、旱作土壤和水稻土的电位(Eh)差异和特征,水稻土中的氧化还原过程远较自然土壤和旱作土壤中者为甚,其强度和速度不逊于南方地区水稻土.新的电化学方法的原位测定贴近于自然.  相似文献   
124.
中国自然保护区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引入了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这一新发展理念。然后分析了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本文认为社区参与是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新范式,社区参与是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社区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有利于增强保护区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高级阶段。在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利益主体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基于社区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社区参与能力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社区参与能力,促进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5.
洲际背包客中国出入境口岸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讨论洲际背包客在华出入境口岸选择偏好。在对西安、阳朔两地洲际背包客进行旅游市场实地亲身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背包客对北京、香港、上海、广州中国四大进出境口岸城市的旅游访问率;讨论了对各口岸城市的选择行为并分析了影响口岸选择的因素;在Leiper双目的地旅游系统地理要素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洲际背包客旅游系统地理要素模型;提出不同旅游偏好的洲际背包客对相应类型顶尖级旅游吸引物先睹为快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6.
黄土的风成说表明粉尘黄土沉积及其成壤与沙尘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作为粉尘搬运的典型:沙尘暴是一种在强冷空气条件下粉尘快速而大规模被搬运和沉降事件,而长时间尺度的沙尘暴事件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和影响;同时,沙尘暴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进而会影响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粉尘沉积及其成壤强度的变化。本文是在考察中国北方沙尘暴成因机制与黄土高原粉尘沉积和成壤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全球持续变暖背景下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发生频次变化及其对黄土高原地区粉尘沉积和成壤强度的可能影响。主要结论是:在全球持续变暖的背景下,虽然粉尘沉积区的降水并没有显著增加,但粉尘源区气候趋于暖湿化,导致中国北方沙尘暴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使得黄土高原粉尘堆积的速率减小,因而,黄土高原地区将进入一个成壤相对强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7.
高农  秦瑜  冯磊  张志忠 《野生动物》2007,28(6):38-40
西北地区(陕、甘、宁、青四省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西部大开发的实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贸易产品由最初以野禽野味、动物皮毛为主向观赏野生动物、中药材、生物提取物、木材、科研样品等商品种类转变,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创汇来源。为处理好资源保护、履行国际义务和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本文拟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贸易管理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8.
利木赞牛杂交改良对草原红牛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纯种草原红牛和含1/2利木赞血缘的改良草原红牛各16头在相同营养水平和饲养条件下进行10个月的集中舍饲育肥,研究了2组牛生长速度、产肉率及眼肌面积、大理石花纹和嫩度等肉质水平。结果显示, 改良牛的体高、体长、胸围、体质量、增重、屠宰率和净肉率等极显著或显著地高于草原红牛(P<0.01或P<0.05),改良牛的眼肌面积比草原红牛增8.39%,大理石花纹等级和嫩度剪切力值也略大于草原红牛,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利木赞牛对草原红牛的肉用性能改良效果显著,且对草原红牛的肉质没有明显影响,草原红牛保持了其原有肉质好的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129.
罗镪 《北方园艺》2007,(8):175-176
综述了紫竹的地域分布、生态习性、现赏价值,重点从母竹的选择和挖掘方法、上盆技术、盆景的养护管理措施等3个方面研究总结了紫竹盆景制作的关键技术,比较分析了紫竹盆景最适宜的租摆场所和所表达的意境.  相似文献   
130.
本文首次报道了象虫金小蜂在中国的分布,并用图文简要地描述其特征。该蜂是四纹豆象、米象、谷象、玉米象、烟草甲和药材甲等重要贮藏物害虫的天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